【历史是一堆灰烬,但灰烬深处有余温。】 上网课最好的一点就是,理科生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旁听历史课了。 课表上写历史今天讲王安石变法,于是我下了物理课就直奔历史直播间。 ——等了这一天好久,就是想听听历史老师怎么评价这件事。 课件一放出来,看见课标要求第五条被老师标蓝:养育以天下为己任,为社会做贡献的担当意识。 当时愣了一下,然后暴风哭泣。 黄仁宇先生强调,不能以动机和道德来评判历史人物,尤其是政治性的历史人物,而应该看其结果。第一,动机难以揣测;第二,写史的人往往会根据当时的需要对人物进行道德评判,文过饰非,夸大其词在所难免;第三,对于政治人物,一举一动都影响重大,...
5月28日442热度非常喜欢《别鄞女》。 “行年三十已衰翁,满眼忧伤只自攻。 “今夜扁舟来诀汝,死生从此各西东。” 通常为子女作的伤逝诗,显然是从父母的立场。 比如苏轼为朝云生的早夭子写诗,他会说,爸爸很想念你,妈妈也很想念你,你走以后爸爸妈妈每天都在哭,妈妈的奶水已经饱胀出来了,你的小衣服我们都不忍心去看——是大人对自己养育出来的小生命的哀悼,是失落了的家庭成员,是蹲下来和小小的墓碑柔声哭诉。 但是王安石这首就,很不一样。 他的口吻,你看不出来是跟一个只活了一年的小孩儿说话。更像是,更像是,一个平等的生命,平等的人的精魂。王安石平视着,告诉她,我三十岁就看起来不太行了,只是这些悲伤也只有我来承担我来...
5月28日466热度复相后的情势比王安石预想的还要糟糕些,他在愈发纵横交错的局势里越陷越深,外有政敌虎视眈眈,内有同党争权夺利,远有君子直言指斥,近有小人暗中挑拨,而这朝堂之大,竟是全然容不下他。官家的态度再不比当初热情似火,君王在一日复一日的乾纲独断里学会了稳重,叫自诩师友的臣子平添了几分疑虑,可奈何请辞的奏疏一封接一封地被驳回,又实实在在让人无所适从。 “砰!”一堆奏折被愤怒的官家推得七零八落,御案上只余下一点烛火闪闪烁烁。 “朕到底要怎样才能让介卿安下心来?” 阶下的御史中丞邓绾在黑暗处眯了眯眼睛,想起练亨甫昨日叮嘱他的话,暗骂了一声这计策怎恁的毒,却又忍不住张口对官家说道:“王安石复相,正忧谗畏讥之...
5月28日486热度我与丹青两幻身,世间流转会成尘。 关于距离,关于历史,关于传承。 朋友在谈天时问我:你这么喜欢一个历史人物,可是你和TA之间能有什么联系呢? 我说:我们生活在同一片的土地上。 朋友笑了:没有别的了? 我也笑了:没有了,这就够了。 我又补充:你别不信,其实这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。 朋友并不为这经典的“子非鱼,安知鱼乐”派论据所打动:我同意,但你得承认,你的快乐里面是有痛苦的吧。 我坦然接受:是,但我乐意。 对话结束,思考没有。 天地一逆旅, 同悲万古尘。 那么,我们与TA们的距离,究竟有多远? 如果你喜欢你身边的人,你可以在黄昏傍晚与TA分享每一片令你...
5月28日544热度唐国强老师:“诸葛亮的悲剧在哪?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孤独,孤独是他的晚年” 可是丞相晚年真的孤独吗?或许会存在一点,但人生于世,谁不孤独呢?这种情绪会存在,但占比,绝对不会太高,这样一个词,也不值得被拿来形容他整个晚年。 在庙堂上,他拥有上下同心、一致对外的政治环境,同事之间或有龃龉,万事都在可控范围内,君主省心,对他一片敬爱发自肺腑,这是多少政治家做梦都不敢想的。 在家庭中,他拥有精神契合的妻子、聪敏可爱的儿子,在他离世前与兄长的互通书信中,还颇为凡尔赛地在夸耀儿子,这就是中国式家庭的美满:可以寄托精神➕摄取情绪价值。 同时作为现实的理想主义者,多年积累纵横捭阖打下的...
5月28日79热度是发在lof问答区的第二个回答。 大概算是一个很浅显的安利,所写的内容都尽可能地保证了有相应史料进行佐证,但由于时间所限未能标明具体出处,也并非按照时间顺序排列,还望见谅。 这两千字只是他的一个或几个侧面,真正的他是写不尽的。 ————分割线———— 他的诞生就和别人不一样,没有什么所谓的祥瑞之兆,只有跑进房间里的一只獾。 他非常勤奋,早在青年时期就胸怀大志。他的科举名次从第一变成第四,他却毫不在意。他也很直率,对于同乡前辈晏殊的忠告不以为然(当然,晚年的理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)。“意气与日争光辉”“欲与稷契遐相希”,他是有着更加远大的理想的人。 他做了签书淮南判官,在任...
5月28日702热度根据《燕丹子》造谣() —————— 起初,没有人在意这一场朝会。这不过是一次威慑,一次纳降,一次兵不血刃地获得敌人的头颅与富饶的土地。 直到漫长的地图,在秦王面前徐徐展开。 “陛下——!” 电光火石间甚至没人注意到是谁发出了那声凄厉的悲鸣。轰然巨响。几案翻倒,数斤重的竹简散落在地,秦王右手的衣袖被死死攥住,方才那个笑吟吟的使者瞬间变得面目狰狞,他侵身而上,左手紧抓着秦王的衣料,右手从地图中捞起匕首,用整个身体的力量将危险的锋刃压在秦王胸前。 阶下的秦舞阳早被按倒在地,群臣下意识就要冲上来。荆轲以手肘制住秦王,侧过头猛声喝道:“别过来!” 群臣刹住脚步,立刻有人答道:“先生想要什...
4月5日348热度离开驿站后我没有回客栈。我迫切地想看看迎接新年的人群,想听听孩子们的笑闹声。此时我无比渴望和快乐的人们接触,就像一个溺水的人渴望空气一样。 我走在衡阳的街道上,周边的店铺有些已经早早关了门。还在营业的食肆屋顶冒出一阵阵炊烟,驱散了隆冬的寒气。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了崭新的桃符,一个妇人站在门口,大声叫她的孩子回家帮她准备年夜饭。 我非常想家。我想着我的家人,他们现在一定围坐在火炉边计算我的归期。我想着我的家乡柳州,今天再穷苦的人都早早结束了劳作,和自己的亲人一起待在温暖的屋里。我想到遥远的长安,我从未见过但无数次听柳刺史提起过的长安,想到它巍峨的宫阙和华丽的宅第,...
3月7日85热度吹一波长生天的彩虹屁!大家快冲! 1.页面简洁,无广告。按照剑桥中国史划分大致时代分区版块。 发布体验非常舒适,帖子与留言的文字颜色、格式均可编辑,均可以重复编辑修改,支持上传图片、插入外链。 2.有漂亮的个人页面。追贴、关注、标签、搜索,消息,基本功能很完备。支持邮件提醒消息。 3.阅读自由,发帖需要注册登录。提交注册问卷等待审核,稍微有点点审核门槛。 管理员成熟稳重负责任,维护有保障。 鯉魚王: 各位历史向太太 历史向创作论坛 长生天 开张了...
1月31日1042热度在看戚继光奏疏集。里面戚张太真实了!摘录: 应该说从隆庆元年至万历十年,是戚继光地位最高、任事最重的时期。而奏疏、条议的数量,隆庆六个年头与万历十个年头相比,是102比14。这不能不令人产生疑问:万历十个年头里,奏疏、条议为什么如此之少?其中有何缘故或难言之隐?对此,解释有多种:一是认为,在万历年间,戚继光没有太多奏议,实情如此:一是《年谱·跋》所云“回禄之变,起自酉室,稿牍先烬。兴国不惟无见知,抑且无闻知也”。认为是因火灾而不得其牍。三是认为神宗在张居正死后,大肆清算,夺诰籍家,且酿成大狱。鉴于戚继光与张居正的密切关系,对戚给张的书札,有意回避,弃而不录。笔者是倾向后者的...
1月10日118热度